中國儲能網訊:“今年市場增長超出預期,但符合邏輯?!?2月2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歐陽明高,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2021年度媒體溝通會上表示,今年市場爆發原因是技術進步、產品豐富、政策給力的結果。
新能源汽車銷量和滲透率2021年逐月快速提升,新能源汽車市場化進入爆發式增長新階段。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2021年1~10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已經超過250萬輛。歐陽明高預測,今年新能源汽車總體銷量在330萬輛左右。
歐陽明高表示:“今后五年是一個窗口期,市場高速增長,競爭持續激烈。5~10年會有一次企業大洗牌,肯定會淘汰一批,究竟鹿死誰手,現在無法預測?!?
明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年銷量將達500萬輛
“今年市場爆發原因是技術進步、產品豐富、政策給力的結果?!睔W陽明高指出。
技術方面,電動車電池技術持續改進和成本下降,電池系統的結構設計持續創新,比如刀片電池、C2P等大規模應用,磷酸鐵鋰電池大規模裝備轎車。同時,電動汽車智能輔助駕駛技術的引入,電動車操控性能的優越,也吸引越來越多消費者選擇新能源汽車。
產品方面,電動車經過多年推廣產生的品牌形象提升,新車型的大量引入,造型相比傳統車更新潮。尤其是新能源汽車車型豐富,全面覆蓋各個乘用車級別,細分市場和產品結構上出現了新的“兩頭擠”現象。
政策方面,補貼延續、雙積分漲價、國家雙碳戰略的推出對廠家和年輕客戶,產生預期引導的積極作用。同時,補貼對消費的作用正在逐步消退,私人基于市場消費的購車比例已經上升到接近75%。
“總之,今年的市場爆發雖然超出預期,但是符合邏輯?!睔W陽明高指出。
根據S型增長曲線的經驗判斷,全球汽車電動化已突破臨界點,進入陡峭增長期。
歐陽明高表示,明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在受限于電池供應、芯片供應和產能限制的情況下,會繼續增長到500萬臺。如果沒有這些限制,完全看需求,銷量可能會更高。預估明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有率在20%以上。
基于計算分析和綜合判斷,歐陽明高院士團隊對未來電動汽車市場給出了新的總體預測。
歐陽明高稱,我國新能源汽車年銷量,2025年可達到約700萬~900萬輛,2030年約為1700萬~1900萬輛;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2025年會超過3000萬輛,2030年大概接近1億輛,2035年大概接近2億輛,2040年接近3億輛。
千公里續航在豪華電動車領域可能是趨勢
近期,千公里續航和滑板底盤技術受到廣泛關注。
歐陽明高認為,從豪華電動車角度看,千公里續航可能是一個趨勢,但畢竟一千公里續航需要的成本比較高,只能是豪華SUV這種檔次,有裝電池空間,客戶愿意買單、市場驅動的產品。
當然,千公里續航對技術的要求也會相應提高。歐陽明高舉例稱,一般會采用800伏高壓電氣構架,高比能量高鎳三元鋰離子電池,部分廠家還可能嘗試固液混合的高鎳三元鋰離子電池,而且安全技術的要求也會更高。
另外,最近美國公司Rivian推出智能滑板底盤備受追捧。
純電動車專用平臺,跟傳統的燃油車平臺差別較大,都帶有扁平化的滑板的基本概念。
歐陽明高指出,電動化整車平臺可分為三種:第一種是現在基本上借鑒燃油車的平臺概念,并沒有一個完整的底盤,采用的還是承載式車身。第二種是特斯拉推出的ModelS,有一個扁平式底盤,但采用的是半承載式車身。第三種就是Rivian推出的完全的滑板底盤,可以承受碰撞,采用非承載式車身,車身可以做得很輕,采用各種輕量化材料,底盤不變,可以方便地做成各種車型。
“這是技術多年演變的結果,代表了技術發展趨勢?!睔W陽明高表示,尤其是電池系統做得越來越扁平,電機比功率越來越高,電機/逆變器/驅動軸三合一用得越來越多,可以實現真正的滑板式底盤平臺。再配合智能化主動避撞,將來碰撞越來越少,車身可以做得越來越輕,甚至用塑料或者布做都可以,車型開發周期可以非常短,花樣可以無限多,個性化非常強,這會給汽車的設計制造帶來一場革命。
未來產業格局演變:5~10年企業大洗牌
“各合資企業會在明后年集體發力,2023年中外品牌新能源汽車競爭進入激烈期?!睔W陽明高認為。
從核心技術看,國產品牌具有實力。歐陽明高分析,首先是電池技術,電池占到電動汽車技術含量的60%,目前這一代電池技術中國是占主導地位的。當然,現在日本等國家在大力發展下一代全固態電池,這方面我們還是有一定差距。但是全固態電池技術產業化并對市場格局產生重要影響估計還需要10年左右,我國電池領域研發隊伍規模在全球遙遙領先,年輕人才輩出,只要不斷努力,最終我國能夠走在前頭。至于電驅動這一塊,還有電力電子,跟國外比,總體看不相上下,尤其是以比亞迪為代表的全技術鏈貫通的企業,技術實力排在全球最前面。
從供應鏈看,我國動力電池產業鏈完整,全球70%的電池產能在中國,產品供應全球。雖然美國和歐洲正在全力以赴打造電池產業鏈,而且中國電池進入美國市場可能也會受到一定障礙,但總體而言,中國動力電池的產業競爭力在相當時間內難以撼動。當然,近期芯片供應成為了卡脖子問題。其實汽車芯片只占全部芯片的大概10%,目前主要還是周期性供需失衡問題。而且汽車對芯片集成度要求低于手機等產品,從中期看,我國自主技術不難解決新能源汽車芯片問題。
從整車品牌看,電動汽車爆發之后對老品牌是一種挑戰,對新品牌是一個機遇。因為老品牌要把電動車做得跟燃油車一樣,外形不敢改,怕跟以前品牌形象不一致。如果改了,就跟新品牌在同一個起跑線,所以很糾結?!八?,從品牌角度看,雖然品牌認知國外老品牌更好一些,但是總體來講,由于新造車勢力這幾年的蓬勃發展,在品牌形象方面也創出了中國新能源汽車自主品牌的一片新天地,自主品牌的升級比我們預想的要好很多?!睔W陽明高表示。
在新一輪電動化和智能化的浪潮下,歐陽明高對中國自主品牌在未來汽車產業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充滿信心。他預測,2030年中國市場上的中國品牌會占到60%。
從企業看,新能源汽車的興起引發了汽車產業的一場技術革命。在歐陽明高看來,自主品牌企業八仙過海,涌現出比亞迪這樣的全球標桿企業,新造車勢力來勢兇猛,充滿活力。合資企業蓄勢待發,即將全面發力。今后五年是一個窗口期,市場高速增長,競爭持續激烈。5~10年會有一次企業大洗牌,肯定會淘汰一批,究竟鹿死誰手,現在無法預測。